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内容页
“我为熊猫狂”:被笃信的谣言,被围攻的科普 环球滚动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23-06-11 17:38:23

北京动物园从2003年到2016年,一共发生4次大熊猫伤人的事件,每一次都是因为游客侵入了熊猫的领地导致的。被伤的有企图与大熊猫合照的女大学生,被熊猫咬伤右脚掌及踝部,也有想抚摸大熊猫头部被咬伤双腿的12岁男孩。

即不害怕人也不亲近人,这才是杨毅觉得饲养员和动物最舒服的距离。他琢磨的,是怎么在动物园有限的条件下呈现动物最自然的状态。他不和动物过分亲昵,隔着笼舍,在一定安全距离下,使用目标棒、响板、口令和手势,做好该有的行为训练,配好吃的、打扫场馆后,就让动物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吃饭睡觉,而不是“整活儿”“耍宝”或者和人搂搂抱抱。

王放在野外拍摄到的大熊猫

分化的立场、复杂的认知

在深一度所接触、观察到的熊猫粉丝群体中,呈现出比想象中更复杂、更分化的立场认知。

有人已经喜爱大熊猫多年,学习相关知识,去做志愿者,还会关注动物园中动物的福利状况并提出建议。在这次风波中,他们也曾尝试进行科普,同样遭到围攻,最后选择缄默。还有人更多是被熊猫的可爱“击中”,像饭圈应援那样,为自己关注的熊猫“爱豆”拍萌照、打榜、维护话题,把关注熊猫当做餐中睡前寻求治愈的解压方式。

有些人则是在最近几个月的舆论热点中被感染,他们的情绪表达更加激烈,同时掺杂了更多的民族情感。还有一些人激烈表达对包括圈养、人工繁育等做法的反对,认为应该把所有大熊猫放归野外,给予它们完全的“自由”。

在如何保护熊猫种群的问题上,几乎很难找到一种不会遭遇反对声音的做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一些决策和历史机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熊猫种群的命运。

根据公开信息,自1941年我国向美国民间机构赠送大熊猫伊始,熊猫开始变成外交国礼。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9个国家获赠24只熊猫国礼,最著名的就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带走的那一对“破冰”意义的建交礼物。

1982年之后,鉴于大熊猫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停止向外国无偿赠送熊猫,“熊猫外交”的形式也由“赠送”变为“租借”,接收国需向中国支付1000万美元,每只熊猫每年的租金平均为50万美元,2只大熊猫起租,租期最低10年起,而在国外产下的幼崽,到了3岁也必须送回国,租借的国家还要再补缴60万美元。除此之外,申请国家还需要建设达到大熊猫生存条件的馆舍,以及适合它们食用的食材。目前,中国旅外大熊猫超过60只,分布在全球的18个国家和地区。

而“熊猫租借”的经费又会反哺到野生大熊猫的保护上来,实现了20多年国内外研究熊猫繁育的良性发展。一开始,圈养的大熊猫很难做人工繁育,新生幼崽不断夭折,为了维系这个圈养群体,只能从野外捕捉,这对野外种群的破坏严重。中美科研合作,帮助中国解决了熊猫育幼难的问题,迎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圈养熊猫数量突破了600只,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也达到了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