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合成生物上升至华熙生物的战略高度。这亦被市场视为华熙生物除透明质酸以外的增长引擎,增长空间则来源于现有原料的产率与应用范围提升,以及新原料的推出。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以透明质酸产率来说,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透明质酸产率为16.5g/L,而在合成生物实验室透明质酸产率可高达74g/L。行业平均产率为6.5g/L。
华熙生物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亦争指出,在新兴原料及生产商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华熙生物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已推出或者将要向市场推出大量的新原料,包括Gaba氨基丁酸、依克多因、重组胶原蛋白、NMN等。
但是,新原料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立刻收获增长,哪种原料能够成为华熙生物的下一个“玻尿酸”仍未可知。
采访中,赵燕指出了当下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困境,“科学家的目的就是这个物质能做出来,所以他们在研发的过程中,不考虑成本、毒性等因素。但是通过企业的加入,会告诉他们,哪些东西的添加在产业化过程中是不被允许的,成果就不能变成产品。”
为了让合成生物等底层技术更快实现产业化,华熙生物不仅选择从“0到1”的阶段加入研究,还大量补充研发投入。2022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6.52%至3.88亿元。研发人员同比增加256人达到827人;与各类高校合作开展或自研的在研项目数量高达337项。
赵燕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是关键桥梁,“它要把创新成果变成产品让消费者受益。要把成果放大从1到10,10到100。转换成生产力,技术才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入局合成生物学领域玩家众多,在美妆领域产业不仅中上游企业争相入局,下游端珀莱雅、贝泰妮、丸美股份、巨子生物在合成生物也有动作。
就在6月1日,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宣布其通过企业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BOLD,投资了一家合成生物学公司Debut。此外,涉足合成生物领域的还有全球香料巨头奇华顿、德之馨等。
赵燕亦在采访中透露,华熙生物建设了国内最大中试转化平台,这也是其在合成生物领域布局的优势,“华熙生物只要小试成功,我们在三个月之内就能转移到大生产。”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目前,华熙生物中试转化平台已有32条转化生产线,产线数量在未来或将增加一倍。
显然,从透明质酸到合成生物,华熙生物正努力寻求更多增长曲线,“玻尿酸女王”也将不再赵燕在商业战场中的唯一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