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经济增长与波动、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通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即总需求决定。其中,消费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投资需求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利率由流动性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在流动性陷阱状态下,利率不再下降,无法刺激投资需求上升。
2.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的情况下,消费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认为,短期消费取决于居民当期的绝对收入,并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与他人或者个人历史最高水平比较的相对收入,即存在攀比效应和棘轮效应;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取决于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收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收入可划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3.投资理论
投资理论主要解释投资需求的决定,投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该理论认为,投资需求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二者对比关系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获得的利润率,长期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但当陷入流动性陷阱时,利率无法进一步下降,也不能再刺激投资。
4.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主要解释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对流动性存在偏好而持有货币,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是资产的一种形式,货币需求取决于持久收入、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以及财富持有者的偏好等。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涉及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概念。
5.失业理论
失业理论首先对失业进行定义和分类,一般认为失业者是那些正值工作
6.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将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定义为通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后,总需求继续增加将引发通胀,失业与通胀存在一定的交替关系。货币主义将通胀看作是一种货币现象,认为是由货币供给增长太快超过货币需求导致的,同时预期在决定通胀水平中起了重要作用。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