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半年市属国企营收突破1万亿元 北京国有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商贸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行业扭亏为盈,重点项目投资拉动效应逐步显现……今年以来,国有经济相继实现“开门红”“双过半”。从上半年来看,北京市属国企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对全市经济大盘形成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
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汽集团整车销量82万辆、同比上升22.4%;同仁堂集团营收、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从上半年整体数据看,市属国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经营状况也在逐步恢复,商贸旅游业扭亏为盈,同比增利达44.5亿元,文体娱收入同比增长更是超过八成。
记者从市国资委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显示,1至6月,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651.2亿元,同比增长9.3%;在京纳税达620.7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长2.5%。
国有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截至6月末,市属国企整体资产总额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5.7%。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上半年各项数据指标看,北京国有经济运行整体在回升向好。
国有经济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进一步强化。上半年,市属企业完成全市重点项目投资573.4亿元,完成计划的50.7%,较去年同期增长9.8个百分点。而从全年投资计划看,国企在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量、额度都将创历史新高。
创新发展积蓄新动能
一系列重要经营指标保持向好势头的同时,国企创新发展也在积蓄更多动能。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方面,政策支持持续加力。比如,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的标准已由此前的“超过平均”部分,优化调整为“全额视同”,即企业创新研发的投入将全部作为企业利润进行考核。超出行业优秀值1.3倍的企业,还将获得额外加分。考核“指挥棒”的不断优化,激发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
不仅如此,国资预算还安排8.6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高精尖产业,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
国企创新生态日渐完善。市国资委与市科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推进国企创新;京能集团等市属国企联合发起成立北京碳中和学会;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还成全国首批“专精特新”专板运营机构,以多层次资北京场赋能优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也在提速。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已开发完成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蓄势待发。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牌照取得实质进展,推动31家企业在数据资产化和数据价值化方面先行先试。京能集团、北京电控、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多家企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page]
国企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亮点频现:九州一轨在科创板首发上市,京能光伏发行全国首只新能源公募REITs,金隅子公司北京检验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京城佳业等3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首钢朗泽还成为全国首例“带期权上市”激励的地方国企。
酝酿新一轮改革举措
“要在拼经济上见成效。”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提升国企在京贡献。
具体来说,国企将积极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加快“3个100”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产能,进一步强化投资的带动作用。
“同时,还要细化盘活存量用地措施,挖掘国有土地、房产等资产价值。”这位负责人透露,将持续推动一批老旧厂房、低效楼宇和园区升级改造为高精尖产业承载地。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箭在弦上。据了解,对标中央要求,北京将尽快出台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力求在新一轮改革中取得更大突破。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为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北京还将出台市属国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参与“揭榜挂帅”,并加强与央企、中关村企业合作,集中突破“卡脖子”短板。
一批重点上市重组项目也将加快。相关方面将积极推动首农樱桃谷、京仪装备等企业在主板、科创板上市,推进云星宇、知鱼智联、智达科技等在北交所上市,不断实现新突破。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