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日11时,河北省启用献县泛区。
【资料图】
截至8月2日22时10分,献县已转移41590名群众。在当地设置了12个临时集中安置点,并配备宿舍、食堂、医务室,做到应转尽转。
这是位于河北沧州市的献县被大多数人所知晓的一次。
这座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泄洪泛区的形式为人所知晓,不免令人唏嘘。
为了保障石家庄等滹沱河沿线地区及下游天津市等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献县泛区由来已久,已走过了142年的时间。
//////////////
泛区形成,四十八村受灾
其实,献县泛区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源于1737年的滹沱河改道。
滹沱河
清雍正九年,滹沱河改道流入献县的古洋河。而古洋河却年久失修,淤塞严重,难以承受住滹沱河的洪峰水量,时常漫溢严重,一淹便是十一处州县,十年九灾。
光绪七年,清政府采用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建议,于献县开挖一条滹沱河新減河,导滹水入子牙河,用以缓解十一处州县的受灾情况。
子牙河
这条滹沱河新河全长16.5公里,东经李谢、野场、南紫塔村南等地,却只筑南堤不筑北堤。
于是,新滹沱河便与滏阳河一道同时注入子牙河,献县的四十八个村庄被迫夹在中间,成为了顿水湖。
因此,这处于滹沱河和滏阳河夹角地带的献县四十八村,成为了光绪皇帝钦定的泛区,用以调蓄洪水,缓流陈沙,减轻下游河道的泄洪压力。
然而,解决了下游河道的泄洪压力,却苦了献县的四十八村。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被人为塑造了夹角地带的献县四十八村,却因为地势低洼,饱经洪灾威胁。
据史料记载,自光绪七年后,献县四十八村几乎年年遭遇水患。
每年夏季洪水漫溢,到了深秋,洪水退去后,方能播种小麦。可第二年小麦还未成熟时,洪水便又来了。
不少村民因为农田被淹,只得被迫背井离乡,四处奔走,经营谋生。
“水蓬花,稗子草,长流水,断不了”,“村南不断长流水,村北不见一根柴”。这些流传下来的民谚便是当时献县四十八村的真实写照。
北京、天津、唐山等地还演化出了“献县奶奶”的戏称。
据说,是因为灾民乞讨时被问是从何处来,他们便回答“献县的,奶奶”,后来便演化成“献县奶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献县四十八村灾民四处流离的悲惨景象。
//////////////
河道整治,缓解洪灾
其实,“四十八村”在清朝时不得不成为泛区,除了地处滹沱河和滏阳河的夹角地带外,还因为一条“桀骜不驯”的滹沱河。
滹沱河流域 [page]
自山西孤山村发源而来的滹沱河携带了太多的淤沙,时常造成河道淤堵,导致滹沱河水在衡水和北京之间来回流动,河道难以定型,堤防也挡不住。
有民谚说,“南不过衡,北不过平”指的便是滹沱河。
滹沱河
而且,滹沱河和滏阳河汇注的子牙河能够承受的安全泄洪量仅为每秒五百立方米。原本承受近三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滏阳河泄水已是不堪重负,若是加上洪峰量最高可达二万至二万五立方米的滹沱河泄水,子牙河难以及时泄洪,便形成了在两河夹角地带的滞洪。
这一处滞洪地带,便是献县泛区,也叫做“献县四十八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献县四十八村免遭洪水侵袭,也为了更好的保障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安全,政府致力于在献县兴修水利,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开挖、疏浚河道,修建堤坝拦蓄洪水。
虽然在1954年、1956年和1963年遭遇了特大洪水,但献县人民英勇抗洪,军民同心奋勇抗击洪魔的场景,仍被不少老人所记得。
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筑起了坚固的抗洪防线,保护了家园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后来,在“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下,海河水系得到彻底的整治,献县四十八村年年被洪水淹没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
泛区启用,为国为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一系列防洪措施的实施,诸如控制洪水流动,减轻洪水冲击力,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
不到万不得已,用以缓冲洪水对城市冲击力的献县泛区,或许永远都不会被启用。
因为一旦启用,献县四十八村将会作为导入部分洪水的临时泛滥区域而被淹没。
只是这一场台风杜苏芮引起的强降水,带来洪涝灾害的形势实在太严峻了,波及到京津冀地区的诸多城市,这才启用了献县泛区。
这是自1996年以来,献县泛区的再次启用,时隔27年。
我们都应该铭记,献县人民一直以来对国家抗洪救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从家园撤出,还积极参与到抗洪救灾的物资支援和行动当中。
如献县陌南镇贾刘庄村村民组成抢险突击队,从7月31日开始24小时驻守滹沱河北大堤,确保堤坝安全。
献县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怀抱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为抗洪救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我们应当对他们表以最崇高的敬意!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参考:
《文化献县:关于献县泛区的一些记忆》
《献县四十八村“钦定泛区”的由来》
《100多年前的献县真实画面》
-END-
新县志, [page]
县域经济、文化IP打造、乡村振兴、城乡链接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