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内容页
没创意的文创雪糕,大家早吃腻了
来源:正观新闻     时间:2023-07-10 14:43:2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正值旅游高峰,各大景区又现“人从众”模式,文创雪糕迎来销售旺季。先拍照,再发图,后品尝,已经成为不少人打卡的固定流程。但与此同时,难吃、太贵、雷同之类的差评也不少。

取一个标志性景观,做成一支高颜值雪糕,这便是市面上大多数文创雪糕的样子。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文创雪糕好不好吃倒在其次,关键是发挥着社交价值,有了它的点缀,朋友圈的照片就不愁没人点赞了。对于景区来说,文创雪糕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一根雪糕动辄二三十块,甚至超过了不少景区的门票价格。

文创雪糕遍地开花,槽声渐起同样不容忽视。所谓文创,既要有文化,也要有创意。反观市面上的大多数产品,好似套娃一般,创意含量着实稀薄。从这家的荷花,到那家的古塔,不过是一个模子的区别。稀缺性不再,文创自然“泯然众人矣”。拉长视野不难发现,这其实是景区“创意不足,惰性有余”的最新反映。回想这些年,从“湘绣”“苏绣”“蜀绣”在南方景区扎堆,到胶带、书签、冰箱贴挤满礼品柜台,哪个不是一家创新、多家模仿?倘若此风长盛,且不说消费者要用脚投票,带头创新的景区也会热情渐消。

观察近些年的旅游市场,“文化+”是一大趋势。“诗”和“远方”更好联结,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也带动形成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但如何实现文创产品的持续创新,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躺在舒适区,幻想搭便车,不是长久之计,关键是要立足自身资源,形成自我风格。

谈到故宫文创的借鉴意义,前院长单霁翔坦言,各大博物馆在研发文创之前,需要摸清家底,提取那些可以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元素。事实上,但凡能成为旅游景点的,基本上都有一笔可以挖掘的文化矿藏。希望更多景区能够沉下心来,用心从自己的家底中寻找创新的可能。这或许需要一个打磨的过程,但引领风尚的收益一定大过盲目跟风。

文创产业是典型的“创意密集型产业”。一款现象级产品的诞生,离不开创作者的钻研和智慧。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对这些深耕者的必要保护。一定程度上,这也将倒逼更多从业者摒弃浮躁,老老实实挖掘自己的潜力。

(原题为《没创意的文创雪糕,大家早吃腻了》来源 北京日报)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